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近日在《纽约时报》上读到一篇文章《Oil Companies Loath to Follow Obama’s Green Lead》,立马推荐给同事。实际上,我们也一直在考虑做这样一篇报道。虽然刚刚上台的奥巴马政府大力号召进军新能源,减少能源领域的碳排放,但石油公司天生是盈利工具,如果新能源时机未到,不够经济,谁也不愿做冒失的商业抉择,更何况,目前油价低迷,而且近期少有上扬迹象。

几乎每家能源企业都希望政府能出台扶持政策,但大家也都明白,财政扶持是有限度的,并不能真正解决市场问题。从目前的情况看,壳牌已经决定放弃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的进一步投资,BP和美国几家大公司也都将更多注意力转回到传统化石能源。对于新能源,所有人都相信是它是大势所趋、众望所归,但究竟哪一天能实现技术突破、成本突破,还是个大问号。

321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论坛上,我曾向壳牌集团执行董事、天然气与发电业务总裁库琳达(Linda Cook)核实,壳牌是否真的打算放弃风能和太阳能。库琳达委婉地说,不能说“放弃”,只能说让太阳能、风能和其他选择在市场上“公平竞争”。言下之意,壳牌不会让政府的好恶影响公司的市场判断。

据库琳达介绍,壳牌2009年的预算不大会减少,但大部分投资都将流向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。库琳达说,壳牌应当吸取它在上世纪末的教训。当时,壳牌鉴于大众商品价格低廉而决定锐减石油上游投资,结果等到2002年大宗商品价格步步抬升,壳牌却受制于油气投资-产出的周期性限制,无论如何加大马力都无法实现理想的产量,坐失牛市良机。

“要切记油价和需求对经济复苏的反应总是要比供应来得快!”这是库琳达在各个场合反复强调的。她认为,壳牌现在要做的,就是保持油气领域上游投资,迎接经济回暖、价格上行的那一天。这纵然是也是一个赌注,却比投资新能源要靠谱得多。

新能源在政治上受热捧,在商业上遭冷遇,这也让我想到一年多前在华盛顿的一次采访。那是20071010,美国煤炭委员会的法律总顾问Larry Grimes先生正在他的K街办公室里向中国客人们娓娓叙述美国的煤炭业发展历程。忽然,他停下来,反问道:“你们是不是觉得煤炭业在美国是日薄西山的行业?”

台下无言。

“你们被媒体骗啦!”Grimes狡黠一笑:“美国的煤炭业蒸蒸日上,煤炭企业利润丰厚,只是政客和媒体不愿接受这个现实罢了。”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竹

陈竹

47篇文章 13年前更新

财新传媒记者,报道石油、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领域。 工作日志:http://i.caing.com/zhuchen

文章